策划 / Uncle Koali
撰文 / Dan
编辑 / Dan
出品 / iSP编辑部
学校方面
作为个体脱离家庭后抵达的第一站,学校被认为是个体学龄期发展同伴关系最重要的环境。良好的校园氛围与青少年良好的人际关系息息相关。
无论是发生在校内还是校外的校园霸凌,学校总是作为第一场景出现。任何形式的校园霸凌归根到底是“发生在学校里的那些事儿”。
可能更多地在前一二十年,家长在给孩子择校时,往往会将学校是否“乱”作为评判标准之一,担心孩子接触到“不好的东西”。纪律严明、校风谨正绝对是家长择校的重要考量。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我曾经记得我小学的周围有个家属院,那些校园混混们要“收拾人”时,就会把挨揍的同学拖到这个院子里,学校明明什么都知道,但就是不管。”
这是我朋友的亲身经历。
为什么不管?因为学校不愿意管,不敢管。
老师:我们敢管吗?
让我们看一则新闻:
湖南邵东市镇第二中学,教室内在午休时间,一名坐在第五排座位上的男学生突然冲上讲台,隔着讲台冲着老师挥拳。
老师躲开后,男学生又绕过讲台,连续朝女老师头部多次拳击,后被多名学生将其拖开并控制按倒在地,女老师的脸部疑似被打伤。
据邵东市网信办消息,目前已处理好,对学生进行了教育,对老师进行了安抚。
近些年来,师生之间的权力地位似乎逐渐地扭转到天平另一端。过去老师的“拳脚教育”逐渐隐匿,老师似乎逐渐成为舆论场中的弱势群体。
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师法让老师很难通过足够力度的惩罚管教学生。受前些年拨乱反正的影响,公众的视线始终监视着校内“打骂孩子”的恶行。
一旦发现,学生家长、学校行政、社会舆论扑面而来,足以将一个老师的前程扑咬粉碎。
老师面对着一群不能打、不能骂但却顽劣不堪的孩子,实在是无从下手,只能选择低头漠视。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另一方面,老师似乎也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安全。
一次校园师生冲突的事后采访中,近乎所有围观该事件的老师都表示“很害怕”这个学生。因为这个学生“也不好好学习”“家长也不管”,老会纠结一伙小混混厮混打架。
“我要是再管他,我担心他把我也打了。”老师口中的话并不是一句玩笑。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事实上,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的身体素质未必不如老师,和女老师相比尤为如此。
这些不服管的、通常是霸凌者的孩子身体发育往往接近完成,攻击并非大人们理解的“小孩玩闹”。
更危险的是,这些青春期的孩子世界观未成型,更具攻击性的同时也缺乏分寸感( 详见此系列 (3) )。所以这些孩子往往下手更“黑”,更危险。
老师管教以后,学生因恨生怒,进而情绪失控,当场攻击老师。或者秋后算账,在放学后纠结一帮学生偷袭老师。
这样的学生,老师敢管吗?
行政,我还能怎么管?
作为个体的老师尚且不敢管,那么作为组织的行政部门呢?
对学生进行了教育,对受害者进行安抚,将进一步加大对于校园环境治理的力度。
这句话仿佛是行政部门回应的标准答案。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尽管学校如此的处置方法遭受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诟病,但其背后似乎也有某些不得已的“情由”——
我们又能怎么管呢?
首先,行政该如何认定霸凌呢?多数霸凌都是事后陈述,很难保留证据。在没有足够证据与调查,学校只能认定为学生间的冲突。学校的教育属性也让学校倾向“让双方各自批评反省”而非用行政乃至法律手段处理。
其次,事发校园霸凌对于学校的声誉和公关形象也是一大考验。无论结果如何,这种恶性事件必然会对学校带来不可逆的负面影响。所以行政最好的处理办法只能是息事宁人,在学校内部进行调解。
最后,学校面临着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问责和考核压力,当发生较为严重的霸凌事件时,学校可能面临来自教育行政部门问责的风险。
所以虽然面临公平失衡和霸凌成本降低的风险,温和模糊处理仍然是行政最常用、看似最理性的做法。
社会层面
从社会层面来看,主要涉及法律的缺位与舆论方向的不利两个方面。
事实上,截止到2017年,国家才对校园霸凌治理当作专门事件予以重视。
教育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等部门联合发布《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统 一指导各地应对和防治校园霸凌,进一步表明了国家对校园霸凌治理的重视。
但是我国目前尚无专门针对校园霸凌的法律,使得司法部门陷入一种“无法可依”的尴尬,只能辅以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对事件进行软处理。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社会舆论仍然在向每位受害者灌输着“你太脆弱”“只是小孩子打闹”等观念。
何时公众才能正视校园霸凌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我们仍然任重道远。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TO BE CONTINUED-
暴力是盲目的野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