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野生的“滴溜儿”可算是一种美食。
我们五府营是种稻大村,晋祠大米的主产地之一,田野里有大大小小的河渠,渠堰上各种各样的野草里,就混杂着滴溜儿苗,特别是废弃的古县河,渠堰又高又粗,野草茂盛,更是一簇簇地野生着这种植物。
滴溜儿苗高不过二尺,茎秆如筷子般呈方形,叶子边缘是锯齿形,每到春夏之交,叶腋处开出小白花,很香。就植株来看,它最容易同薄荷苗混淆,所不同的仅仅是薄荷叶子呈椭圆形,滴溜儿的叶子显得长一点,没有薄荷叶那种独特的清香味。滴溜儿苗地下根系很发达,每条根延伸出去,在顶端就会结出一个块茎,白白的如一串小糖葫芦,一串小算盘珠,还如一条大玉米螟,短的一二寸,长的有六七寸。
秋天,孩子们就跑到渠堰上挖滴溜儿,挖出来后,迫不及待地在衣襟上擦一擦,就塞到嘴里吃起来,甜甜的带着一点土腥气。连接植株和滴溜儿的根,如8号铅丝般粗细,也是白白的,咬在嘴里嫩嫩的脆脆的甜甜的,我们就叫它“甜盈盈”,顺便挖一把,是孩子们难得的零食。
如果滴溜儿挖得多了,是会受到大人们表扬的,洗净切碎拌点面,那时候白面很少,大多是高粱面或玉米面,在锅里蒸熟,就是一顿美味的“拨烂子”。特别是深秋挖的,又肥又大,大人们就会用盐腌起来,作为下饭的小菜。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人们的食物缺乏,甜苣菜、蒲草根、灰条、野苜蓿等,凡是能吃的野菜,都成了度饥荒的重要食品,滴溜儿便升级为高档菜。不但娃娃们挖,大人们也加入其中。但是大人们便会告诫娃娃们:挖的时候要有意留下些,不要挖干净,那样就“挖断根”了,以后就不会再长出来。只要把不起眼的小滴溜儿留在土里,第二年春天,就又会蓬蓬勃勃长出苗子来。
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大约七十年代末,滴溜儿突然莫名其妙地消失了,渠堰上的杂草中再也不见那熟悉的植株。至现在我也经常去渠堰上转,试图有所发现,但很失望,一株也不见了,是什么原因呢?谁也说不上来。
现在,也有朋友们在网络上发一种块茎,说是叫“滴溜儿”,我一看,这哪里是滴溜儿?我们叫它“洋山药”,有白色的有红色的,有地姜、沙姜等名称。植株高大,有两三米高,顶端开着如向日葵般的小黄花。田边地头,院子里到处可见。秋天农贸市场就有人卖,也是腌咸菜做泡菜的好食材。
某天我到超市买菜,转到酱菜区,眼前一亮,就发现了我怀念已久,熟悉的,心目中正宗的滴溜儿。是著名的酱菜企业“六必居”的产品,标的名称叫“甘露”,每斤14·80元。回家上网一查,甘露学名“草石蚕”,唇形科多年生宿根植物。也有人叫它“宝塔菜”,这大概是俗名了吧。
现在肯定有地方在人工培植滴溜儿了,不然怎么可能供“六必居”大批量生产,在超市出售呢?听朋友们说北京和我省大同到地就有农业园区在种植,待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