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是怎么变成课文的?/《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课文删改现象研究》
或许因为改动文言文的难度较高,课本中收入的文言文还主要以小幅删减为主。一到现代文部分,删改就变得特别常见。无论老舍、萧红、林海音,还是茨威格、雨果、莫泊桑,几乎都被改了一遍。
例如收录在部编本六年级下册的《北京的春节》,老舍先生的原文有2500余字,课文只保留了1300余字。或许是篇幅所限,文中巨细靡遗而又趣味横生的北京民俗,被缩写成相对简单的介绍文字。
无论是否做修改,节选总不能反映全貌。《城南旧事》中关于旧时光的愁绪,很难在课本的篇幅中体现,也很难为小学生理解,还需要阅读原著。/ 电影《城南旧事》
大作家尚且如此,那些知名度稍逊的作品,修改程度也许更甚。例如张之路的《羚羊木雕》,讲述了主人公将父亲从非洲带回来的羚羊木雕送给了好朋友,最终在父母的压力下把木雕要回来的故事,至今还能引发网友们喋喋不休的道德讨论。
高赞答案纷纷将课本里的《羚羊木雕》作为反面教材。
这篇文章现收录于部编本七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中,而其作者张之路多年以前就对这篇文章的改编表示不满。《羚羊木雕》的原文是发表于1984年的小说《反悔》,课文收录时不仅将原文中的男孩子万方性转为女生万芳,还因为删去了太多故事背景,导致本来慈爱温柔,为孩子着想的母亲被改成了一开口就达到“父母皆祸害”小组投稿水平的后妈文学形象。
如果说大部分课文修改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轻松地理解内容,那这样极端的改动,可能只会让十多岁的孩子们更加摸不着头脑。
为什么教材需要修改原文?
近现代语文教育的历史其实并不长,自1904年根据《奏定中学堂章程》将语文单独设科,语文教育才逐渐从科举时代的四书五经中独立出来,而针对语文教材中课文的改动,始终伴随着教育和社会观念而变化。
在2009年针对课文删改的讨论中,一则关于林嗣环的《口技》的删改最引人注目。很多人不知道,原文在“妇人惊觉欠身”与“既而儿醒,大啼”两句之间,其实还有一句“(妇人)摇其夫语猥亵事,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渐间杂,床又从中戛戛”。早在1935年夏丏尊、叶圣陶编著的《国学百八课》里就已将此句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