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蓄意制造九一八事变,激起中国人民的顽强反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纪念九一八事变92周年。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的行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次发生的武力重新瓜分世界的重大行动,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各国政府从各自不同的利益关系和立场出发,对这一问题作出不同的反应,其中反应最强烈的是英、法、美、苏等国政府。
英、法、美等西方列强虽然与日本在中国有尖锐的利益冲突,但为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困扰,无暇东顾,同时又都幻想日本以东北为跳板,去进攻苏联,使苏日两败俱伤,自己坐收渔人之利,因此,对日本侵略东北的行径,采取了姑息养奸的绥靖政策。
英国在华的“势力范围”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日本侵略东北与英国在华利益关系不大;同时,英国作为一个正在衰落中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企图利用日本在远东牵制正在兴起的美国,它还幻想利用日本势力,对付苏联和中国革命。因此,英国对日侵华行动更多的是采取怂恿、袒护和妥协退让政策。英国首相张伯伦竟公然宣称:“在满洲事变发生之初,日本曾容忍了中国方面无数挑衅的举动,因此,局势是非难分,我的同情完全在日本方面。”
法国和英国持同一态度。法国也希望尽早进攻苏联,一些官员和报纸为日本侵略辩护,甚至称日本是亚洲的“好警察”。英法两国对日绥靖主要是通过国际联盟的活动进行的。英法两国都是国联的常任理事国,特别是法国外长白里安,当时作为国际联盟处理九一八问题的会议主席,对国联的决定有重要影响。九一八事变后,法国还同日本签订了大批武器和装备的供货合同,并向日本提供8亿法郎的贷款。
美国与英法的态度不完全相同。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无疑是对远东华盛顿秩序的挑战,也是对美国在中国推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政策的打击。美国感到不快。但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在对待社会主义国家和殖民地问题上,又有共同的立场,而且美国正忙于处理经济危机给国内带来的尖锐矛盾,因此美国对日本侵略采取消极观望和默认的态度。1931年9月24日,美国照会中日两国政府,不痛不痒地希望两国依照国际条约和平解决问题。11月下旬,日军开始进攻锦州,美国的在华利益受到威胁,态度有所变化。12月19日和22日,美国国务卿史汀生两次召见日本驻美大使出渊胜次,表明:日本“对锦州的进攻,没有辩解的余地,是侵略行为”。
1932年1月3日锦州陷落后,7日,美国照会中日两国政府,宣布“美国政府不能认许任何事实上的情势的合法性”,也不承认中日政府或代理人间所缔订的有损于美国的任何条约或协定。这就是美国的所谓“不承认主义”。“不承认主义”尽管比九一八事变发生时的消极观望态度稍有变化,在外交场合上对日本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但其出发点主要是为了维护其在华利益。由于害怕单独卷入战争的旋涡,美国不敢采取果断措施与日本对抗,包括实行经济制裁和武器禁运,因而对日本帝国主义来说,这个所谓“不承认主义”,只不过是一纸空文,不起任何作用。
英、法、美企图把日本侵略的祸水引向苏联,但事与愿违,日本在占领东三省大部之后,并没有向北进攻苏联,反而向南进攻锦州,并在占领锦州之后,立刻把侵略矛头伸向华北地区,直接威胁英、法、美在华利益。